一滴废浓海水经过工艺处理,摇身一变成为生产纯碱产品的原料;一种普通纯碱有了科技创新的加持,华丽蜕变成高附加值的钠电池正极材料原料……在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一个个节能降耗、创新提效的生动案例铺就了企业在行业内的能效领跑之路。
“2021年以来,三友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管理上狠下功夫,使得企业发展动力持续强劲,不断迈上新台阶。”三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春生说。
循环利用
走进三友集团宽敞明亮的产品展示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循环经济示意图。三友集团研发中心主任齐文玲告诉记者:“想要提升效能,靠的是集团独具特色的‘两碱一化’(纯碱、氯碱、化纤)循环经济模式。集团旗下企业互为上下游,在技术上紧密协作,在资源上高效综合利用,实现一条循环经济链条上结出百种瓜果。”
生产纯碱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石灰石,但石灰石不能直接参与生产,需经过破碎、煅烧,生成石灰乳,这个过程要消耗大量能源。三友集团氯碱公司的副产品电石渣浆是工业废物,直接排放将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将电石渣浆替代石灰乳卖给三友集团纯碱公司,不仅省去了每年上亿元的治污费用,还可产生3500万元利润。而三友集团纯碱公司年利用200余万立方米电石渣浆,因为省去了煅烧环节,每年可减少焦炭用量7万吨,节约石灰石100万吨。
制碱的另一个重要原材料是原盐。三友集团纯碱公司每年生产纯碱产量达200余万吨,每吨纯碱需消耗原盐1.5吨左右。而且在制碱过程中,还需要用大量淡水溶解原盐,制成精盐水。
为了节约原盐和淡水,三友集团与科研院所联合,创新研发出浓海水综合利用集成技术,搭建起一条50公里长的管道,从两家开展海水淡化项目的公司直接延伸至三友集团纯碱公司,架起循环利用的绿色桥梁。
“集团每年利用浓海水1300万立方米,节约原盐60万吨,节约淡水1000万立方米。”齐文玲说,通过这种企业内及企业间互为原料的链条式综合利用形式,集团全面构建起循环利用绿色体系,每年从中获取效益超7亿元。
创新创造
去年,三友集团电池级碳酸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钠电池产业属于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领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团进军钠离子电池产业赛道的底气来自于企业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王春生说。